江苏高考新方案学校反应:会给语数“加砝码”
|
|
| 2006-10-12 10:41:32 来源:扬子晚报 【字体:小 大】 |
|
针对提交的高考方案草案出现的调整,南京一中校长吴晓茅分析说,此前的高考草案是江苏教育的一次改革,其思路和总体架构都是不错的,但是在细节上及各方利益的平衡方面还有所疏漏。这次提交的新方案把初稿方案作了部分调整,对公示中比较集中的关于新方案可能带来的考生利益等方面意见进行了改善,尽量做到兼顾大多数人的利益。“方案将两门选修科目测试的日程调整至6月9日,不仅可以减少学生因可能出现的失手而带来的过大的心理负担,也便于学校更加合理地安排课程和师资,有效避免了学生在考试最后时段遭受语数外的集中轰炸。另外,将方案中选修测试科目的A等和B等的细化对高校选拔人才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根据往年高考情况的考察测算,两门功课都能得A的约有11%,但是要求两门都得A的才能进入本一录取可能带来的弊端是高校在招生过程中不一定能录取到真正要的人才,虽然没有两门得A但是总分很高的学生会遭受很大伤害。现在将A、B等级加以细化,前5%(含5%)为A+,可以方便名校选人。而B+则给本一学校的录取留有余地。”吴校长指出。
据了解,在这次调整中,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的分值出现了变化,南京中华中学副校长钱进告诉记者,这种调整对过分强调语言做了弱化,这样一来,外语好的地区在就总分上就讨不到那么大的便宜了。外语总分的“缩水”更加彰显了语文、数学的重要性,学校在新的教学工作安排上会如何处理呢?钱校长告诉记者,学校不会对教学做很大调整,但是对基础学科的强化无可厚非。“数学和语文分数增加很大,加上外语的弱化,特别是附加分的分值也非常可观,因此一些学校会考虑在选修课中加大对语数的学习力度。”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
|
|